財聯社11月5日訊(編輯 趙昊)當地時間周五(11月4日),歐盟負責內部市場的專員蒂埃里·布雷頓(Thierry Breton)在媒體專訪中表示,他要求在歐洲的汽車制造商繼續生產內燃機汽車。
上周10月27日,歐洲議會和歐盟成員國的談判代表達成協議,從2035年起,歐盟將禁止銷售內燃機新車。而僅僅一周后,布雷頓就發表如此矛盾的觀點,顯得非常刺耳。
布雷頓解釋道,“我尊重一些人想要加速實現100%汽車電氣化的想法,但同時我鼓勵制造商繼續生產內燃機汽車,因為這可以為我們創造高質量的就業機會并保持出口熱度?!?/p>
布雷頓指出,2035年禁售燃油車的決定將于2026年再次審議,“如果發現它給我們核心產業帶來巨大破壞”,屆時歐盟可能會作出應對反應——即推遲該禁令的目標日期。
(埃隆·馬斯克與布雷頓)
他告訴媒體,實現這目標將面臨很多殘酷的事實,“在這個過程中,大約會損失60萬個工作崗位。另外到2030年,我們需要15倍的鋰、4倍的鈷、4倍的石墨和3倍的鎳,這是非常大的消耗量?!?/p>
“不僅如此,如果所有汽車都是電動的,我們每年需要額外的150吉瓦的電力,比現在高出20%到25%,”布雷頓說道,“這還必須得是零碳電力,用煤或天然氣發電就沒有意義了?!?/p>
他還補充稱,即使尾氣排放為零,電動汽車也會通過輪胎排放有毒廢物。實際上,所有汽車在行駛時,輪胎都會因磨損而脫落廢橡膠和有毒化合物,“因為電池,電動汽車會比傳統汽車重約四成,輪胎排放的有毒顆粒也會高得多?!?/p>
不僅如此,布雷頓還特別提到了非洲,并指出那里的許多國家沒有穩定的電網。他認為,如果歐盟淘汰了燃油車,不僅放棄了這些市場,還會導致氣候更糟。因為歐盟有嚴格的排放標準,在燃油車的橫向對比中屬于較清潔的一類。
提到排放法規,歐盟委員會預計將于下周發布最新的“Euro 7”排放標準,該標準也是由布雷頓起草。
據報道,Euro 7可能是最后一代內燃機的定義污染參數,由于上述提到的“2035年禁售令”,歐盟內部認為已沒必要給燃油車再添重擔,Euro 7可能與上一代“Euro 6”標準基本一致。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CINNO:2022年中國新能源行業投資規模超9萬億人民幣
- 奔馳首批直流快充中心將同時落地美中德三國,到2024年底將建設2000個
- 伍德麥肯茲:華為和陽光電源保持逆變器市場主導地位 2022年份額超50%
- 聚焦雙碳目標下能源轉型 臺達啟動“電力電子化新型電力系統專項”資助
- NREL:美國到2030年需投資1270億美元安裝2800萬個充電樁
- 遠大宏圖與穩健發展并行,這家新能源獨角獸拿下非洲市場10億美元大訂單
- BNEF:2026年全球電動汽車保有量將破億,2040年達到7億輛
- 2023年3-4月全國鋰離子電池總產量超過138GWh,同比增長45%
- 汽車鋰電池資源不夠用怎么辦?從海水中提取鋰被寄予厚望
- ?中國汽車電池優勢巨大 或將復制日本汽車當年成功故事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