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極客觀察10月13日 微軟和Meta,這兩家科技巨頭去年還在為爭奪元宇宙市場激烈競爭,而如今,雙方已宣布將在虛擬環境中開展工作甚至玩游戲開展合作。
這是一次令人驚訝的合作,不僅在于微軟和Meta各自擁有巨大優勢,更在于雙方對元宇宙的共識。微軟認為獲得了一個機會,可以將Teams和其他應用程序引入到一款功能強大的VR設備上,而Meta在其宏大的元宇宙計劃中獲得了一個關鍵的合作伙伴。
全面而深入的合作
Microsoft Teams在VR中的應用
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在日前召開的Meta connect大會上表示:“我們將為Meta Quest帶來Microsoft Teams身臨其境的會議體驗,為人們提供新的溝通方式。人們就像在現場一樣可以聯系、共享、協作?!?/p>
極客網了解到,用戶可以在Quest Pro和Quest 2 VR設備體驗Microsoft Teams,甚至包括微軟為Teams定制的Meta頭像系統,Teams在Meta的Horizon Workrooms中獲得支持。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在發布會上說,“人們可以直接從Horizon Workrooms加入Teams會議,我們認為這種跨設備、跨屏幕的體驗將是未來虛擬辦公室的基礎?!?nbsp;
未來的虛擬辦公室將不僅僅用于遠程會議,為此微軟Windows 365也將引入Quest VR設備,將Windows的完整版本帶入虛擬環境。
微軟和Meta正在合作開發元宇宙
納德拉說:“隨著Windows 365進入Quest VR設備,將有一種全新的方式來安全地通過流媒體獲得Windows整體體驗,包括將所有個性化的應用程序和內容設置到VR設備,以使用Windows系統和應用程序的全部功能?!?/p>
微軟還通過其Progressive Web apps(PWA)技術將其Office應用程序的2D版本引入Quest VR設備。這些并不是為VR設計的成熟的Office 3D版本,但如果企業對VR有興趣,那么微軟在未來就會適配。
微軟甚至將Xbox云游戲引入Meta的Quest VR設備,允許Xbox Game Pass終極用戶把玩流媒體游戲。它不會像Xbox游戲的原生VR體驗那樣具有沉浸感,但游戲玩家可以拿起Xbox手柄,在Quest設備中投影的大屏幕上玩游戲。
Xbox云游戲
不同尋常的“聯姻”
這次Meta和微軟之間達成的這種密切而不尋常的合作關系令人矚目。雖然這兩家公司曾在Meta的Portal設備采用Teams進行合作,也曾在SharePoint和Outlook上進行過一些整合,但這是十多年前Facebook在Windows Phone中深度集成以來的首次重大合作。
一方面,微軟此舉似乎是在為開發自己的VR和AR設備(微軟喜歡稱之為混合現實)對沖風險。微軟之前曾嘗試生產Windows VR設備,但與Oculus(現在的Meta Quest)或Valve和HTC等更成熟的播VR設備相比,微軟的軟件開發工作顯得乏善可陳。
微軟自身的HoloLens設備定位為MR協作。今年早些時候,領導微軟HoloLens設備和Kinect運動控制器開發團隊的Alex Kipman在受到言語虐待和性騷擾指控之后辭職,這讓HoloLens設備的未來開發充滿了疑云,特別是有傳言稱微軟已經取消了HoloLens3的計劃。
微軟與Meta如今開展合作的時機特別引人注目,因為納德拉希望將微軟定位為VR設備的軟件和生產力工具公司,而不是制造商。他說:“我們正在采取一種方法,以確保能夠讓用戶在所有他們喜愛的設備上受益,這就是為什么我對今天宣布的內容以及如何將最流行的生產力工具與Meta最新發布的VR設備結合在一起感到非常激動的原因?!?/p>
另一方面,Meta如今有了一個關鍵的盟友,通向元宇宙之路似乎更光明了。但顯然,要想實現這一目標,還會面臨一系列挑戰。多年來,Meta一直試圖通過其Workplace平臺與企業客戶取得聯系。此番與Microsoft Teams在VR領域緊密合作,表明其在這方面是失敗的。去年,微軟的Mesh團隊工作在虛擬會議中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來雙方如何在VR設備中實現這一點將十分有趣。
當然,這兩家公司達成合作關系還處于早期階段,未來幾個月將有更多合作的細節。微軟將在西雅圖舉辦Ignite大會,屆時將聽到更多關于Microsoft Teams的消息,或許還有自己的3D元宇宙化身等等,均事關未來工作環境和方式。
總之,當Meta定位的元宇宙不止于游戲,而是一個集辦公、社交、游戲等活動為一體的新事物時,辦公軟件之王微軟似乎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合作對象。雙方聯手理論上有利于豐富元宇宙應用場景,至于最終體驗如何——用戶是否喜歡跑到虛擬世界繼續寫PPT——只能觀后效了。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MBBF2023前瞻:全球ICT領袖相約迪拜,5G-A新時代如何打開?
- AI“拐點”“奇點”齊至,華為汪濤詳解行業智能化最新“打法”
- 全球建筑業智能躍遷,東博會看“中國方案”
- 摩根士丹利稱特斯拉Dojo超級電腦價值5000億美元,是否捧得太高?
- 來自德國慕尼黑車展的信號:車企爭相開發OS,中國力量崛起
- 蘋果iPhone 15發布會關注AI功能,但幾乎沒有談及AI技術
- “黑土地”結出“生態果”!泛微與華為云創新中心的融通創新之旅
- Arm想蹭英偉達傍上AI熱潮,但分析認為兩者有本質區別
- 馬斯克的“超級高鐵”涼了?仍有公司想去實現它
- Salesforce最新調研:用戶使用生成式AI存在很深的代溝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